國慶我在崗|617路龔必年:守崗位護出行,既是文化“傳聲筒”也是救人榜樣
發(fā)布時間:2025-10-10 文章來源:六合客運公司 瀏覽量:30

“鐘林客運站到了,去雨花石地質(zhì)公園的乘客,記得下車轉(zhuǎn)461路,帶孩子挖石頭別忘多備個小袋子!”隨著617路公交車駛?cè)腌娏挚瓦\站,駕駛員龔必年熟悉的鄉(xiāng)音在車廂里響起。這個國慶中秋雙節(jié),他依舊堅守崗位,握著方向盤穿梭在方州廣場東與鐘林客運站之間,用細致服務(wù)守護乘客的節(jié)日出行路。
作為土生土長的老六合人,龔必年的車廂里藏著獨有的“文化溫度”。國慶期間,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乘坐公交車前往雨花石地質(zhì)公園開展研學活動,而酷愛雨花石收藏、對其文化歷史頗有研究的龔必年,自然成了乘客身邊的“科普向?qū)А?。看到孩子好奇地打聽雨花石,他會笑著講解:“咱們六合雨花石是天然瑪瑙石,形成得有上億年呢,地質(zhì)公園里既能挖寶,還能學鑒寶知識”;遇到游客追問六合另一張文化名片“茉莉花”,他更會帶著鄉(xiāng)音娓娓道來:“您肯定聽過《茉莉花》這首歌吧?咱們六合就是這首民歌的重要發(fā)源地之一!不少人都是先聽了歌,再想來看看這片孕育好歌的土地哩!”他的科普沒有生硬的講解,而是帶著老六合人的親切,讓車廂變成了傳播本土文化的小課堂。
這位熱心的“文化傳聲筒”,還是大家公認的“救人英雄”。今年4月,龔必年因一場緊急救援獲得六合區(qū)見義勇為基金會表彰,當時早高峰,一名五十多歲的女乘客突發(fā)嚴重暈車,面色蒼白、呼吸急促,身旁女兒急得手足無措。他從后視鏡發(fā)現(xiàn)異常后,立即靠邊停車、開啟雙閃,一邊安撫車內(nèi)10余名乘客有序下車,一邊快速聯(lián)系120,還按調(diào)度指引駕車向前一站,在指定路口等候救護車。2分鐘后救護車趕到,他又協(xié)助醫(yī)護人員將乘客抬上擔架,細心提醒家屬帶好隨身物品。正是這份果斷與暖心,讓乘客得以及時送醫(yī)、平安無虞。面對榮譽,龔必年始終質(zhì)樸:“就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,換成誰都會幫一把?!?/p>
這個雙節(jié),他沒有停下腳步陪伴家人,卻用堅守與熱愛,讓617路不僅成為出行的交通工具,更成了傳遞溫暖、播撒文化的流動驛站。
(阮勁松)
